
【八月】七月回首
关于我最近的一些思考与观察,也可以理解为七月日记。
最近在搞简历,受之前AdventureX朋友的触发,用Figma制作了一个比较详尽的个人简历。
搞完才发现自己其实还有很多可以写的,比如之前做的一个RAG的GPT项目,又或者之前佛系申,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小项目。
当然都写起来就没完了。
很多东西其实已经成了潜意识,比如将API独立出来,所以没往简历上写。
首先讲一讲我的第一个思考。
01 现在的简历不是更适合现代人的简历
在过去的简历往往都是竖向排版的,一方面因为Word比较适合竖向结构排版,另一方面是纸媒时代,方便A4纸打印。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实近些年,数媒开始逐渐发展,人们对文件的阅读,从打印后进行阅读的传统纸媒开始向iPad,显示器,手机阅读的数媒转型。所以当我重新思考简历的形态时,其实过去的竖版简历自然有它的优点,但横板简历也逐渐有了它存在的必要。
从简历客户的角度上来说,横板简历的前提一定是基于一个假设-“你要投的公司不是把简历打印出来进行筛选,而是通过电脑/平版/手机进行阅读的”。
所以锁定了客户群体,竖版简历如何服务好电脑/平版/手机阅读的客户呢?
对于电脑横屏用户,横板简历会更适配它的显示器,一般主流显示器是16:9。而16:9的比例一般三列是比较合适的。当然如果你有多列的需求,其实无论对于电脑和手机都可以横向扩张。
对于手机用户,当双击后手机会自动放大,可以从简历上做一个沉浸式的列阅读形态。
然后发了个推,有朋友喜欢简历于是我便在简历下面留下了Github地址。
02 我们真的需要“闭卷”考试吗?
最近在看工作,看看有没有让我心动的“合适薪水”,其实也不贪一月1.7w就已经可以了。找工作有两部分,一部分是面经一部分是算法,我觉得面经都很意思,因为它都是工作中会遇到或者可能遇到的问题,它是思路。而通过思路,便可以看出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和思考。这些是GPT不容易做到的,因为它给思路能力是不如工程师的,尤其是连续思路。
那我们算法考试需要闭卷吗?讨论这个问题需要思考。
一个题目在闭卷的情况下做出来和在开卷的情况下做出了是不是相同的呢?
或者说,一个可以将算法题在闭卷情况下做出来的人比闭卷做不出来但开卷可以做出来的人强在哪里呢?而这个强的地方,在实际中有没有用呢?
首先,肯定前者比后者强在算法能力,当遇到一个实际问题时,A可以独立写代码,B需要查询资料写代码。
所以其实还是有用的。但B会比A慢吗?有些问题是会的,有些问题不会。
因为B的理解比A慢,但解决问题不一定比A慢。
所以,算法其实还是需要闭卷考试的。
写写算法,准备下面经,搞一下独立开发。
所以暑假安排是,搞搞独立开发,准备一下秋招。